摘要:新世纪以来,交通一直都是社会治安所致力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越走越快,城市建设中的交通规模也逐渐复杂化。人口流量的变化使交通发展的模式一变再变,城市现有的交通设施已然不能承受大型建筑带来的巨大压力。如何改善交通现状,减轻道路网负荷是当下理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交通影响评价;大型建筑;交通规划;交通设施
引言:自我国建设发展以来,建设大规模项目发展是开发者首要的目标,但大型化的城区商业建筑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区域的交通流变化,使交通压力单向化,集中化,造成部分区域交通秩序紊乱,拥堵现象严重,事故频发。本文从两大方面出发,通过分析交通影响评价机制的作用来探讨国内交通状况应该如何更好的改善。
一、大型建设项目中交通影响分析的主要内容
1、交通影响评价概述
在进行一个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时,要综合地区各种建设信息,对大型建筑项目所带来的交通需求的变动,和交通供给的变动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对区域交通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这就是所谓的交通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能在其竣工的若干年内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在政府作出决策后,交通设施的建设会受到交通影响评价体系的持续管理。在设施建成后,该体系可以对交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控制。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修改对策和调整方案,对交通管理中的紧急情况作出及时、合理的反应。大型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周边的路网和交通,合理的利用企业的开发能力、促进地区交通路网的开发、降低项目建设带来的土地开发负荷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最主要的任务。交通影响评价应该是一把科学的度量器,能客观度量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利弊、影响,能为制定解决道路网络压力,降低交通负荷提出合理化依据。目前,我国已实施相关条例,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就明确规定,凡是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必须组织和实施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2、交通影响分析阈值
“阈”在我国古代语言中是“门槛”的意思,在现代语中是“界限”的意思。顾名思义,阈值是一种界限值,是用来界定一件事情是否需要进行或者达到何种程度时需要进行的限值。交通影响评价阈值是指土地开发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定量判断指标,满足阈值条件的必须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反之,则不需要。
交通影响评价阈值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种是单体交通影响评价阈值,一种是区域性交通影响评价阈值,单体交通影响评价阈值是从具体建设项目本身入手,考虑的是该项目的出行生成对周边路网流量、道路服务水平等的影响程度;而区域性交通影响评价阈值是从一个区域着手,考虑的是该区域的用地面积、土地开发规模、出行产生及其对区域外围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
3、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
交通影响评价是在相关决策前所做的科学分析依据,能有效预测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情况,对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交通流变化进行分配和定量的分析,为周边拥堵交通区域提出合理有效措施、分担人流负荷,能为将来交通的长期建设、管理提供控制依据。
二、交通影响评价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1、完善规划模式,提高规划权威
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交通规划模式辅助改进。在实际规划中,需要先利用土地进行规划,然后根据实际交通流量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在这期间交通影响评价是一个数据汇总、处理的过程。在大型建筑项目建筑方案拟定前,需要先用叠加区域的方法确定研究范围,并对地区建设、分布情况、交通设施、交通量做详细的走访调查,再对区域内高峰小时交通通量进行预测,最后根据交通运行现状编制调整方案,完善已有的规划模式。例如,对于宾馆、饭店等有泊车需求的建筑,要根据实际的交通量进行停车场地规划,一般来说,需要在每100㎡的建筑面积设置一个停车位。
2、开拓建设融资渠道,推动交通设施建设
在大型建设项目不断开发的现代,仅靠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显然难以满足城市交通设施的大力兴建。然而中国的发展中现状也无法使国家承担全部的交通设施建设资金。而融资是最好的方法,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能带来良好的商业效益,为土地带来不小的增值空间,使部分交通原本不发达、建筑较少地区,变为获利能力强的开发区。但是这种建设如果不能被合理的规划其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给予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则是会因为开发商开发行为引起的交通量变化,增加了周边道路网的负荷、拉低交通服务水平。作为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院,应该在科学收集数据后,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数据,合理的评定地区交通设施建设中,开发商与公共交通设施的比例,通过交通影响评价,来确定投资主体。
3、保障交通设施建设有序
开发商对土地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这将给城市交通以及其他基础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由这种开发建设而造成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拥堵所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都应当得到更加良好的考量。评价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调节,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使社会公平,保持交通设施建设有序,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例如,在河北省城市建设中,一度强调将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作为开发项目审核到建设中的监督部门,通过交通影响评价机制来有效控制开发商的盲目开发行为,保障交通设施建设有序开展。
结论:交通影响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对运输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确定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并将建筑规模控制在交通设施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交通影响评价能为减少交通负荷提出合理化规划调整,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在土地得以利用的同时,不浪费资源,保障交通设施建设有序,促进周边地区发展,形成良好交通网络。
参考文献:
[1]霍娅敏.大型公共建筑的交通影响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报.2010(02):14-15.
[2]陆化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J].城市规划.2008(04):112-113.
转自||撰稿:leeo
编辑:李颖 张家丽